号: 003187210/201911-00004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19-11-14 发布日期: 2019-11-14 16:29
文  号: 宿政办秘〔2019〕39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宿州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实施方案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宿州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实施方案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9-11-14 16:29 编辑:交通局

宿州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解决城市道路供需矛盾,减少大气污染,倡导绿色公交出行,提升宿州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对照《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宿州市公交都市创建实施方案的批复》(皖交运函〔2019124)要求,结合宿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意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明确政府主体责任,突出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属性,建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长效机制,加大对公交的投入,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努力打造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绿色智慧、共享共治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奋力开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创建原则

(一)政府主导,政策扶持。进一步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和主体责任,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在规划、资金、土地、路权、财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宿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宿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32030)》等为基础,统筹城市公共交通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协调发展,重点加强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基本出行需求。

(三)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立足宿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逐步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及绿色出行要求,围绕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公交体系为抓手,提高运营服务质量,公交运行可靠性、准点、速度得到有效提升,不断增强公交的吸引力和满意度。计划到2020年,新增、更新260辆纯电动空调公交车,建设175个充电桩;新增6条公交线路;规范公交专用道管理和完善公交专用道设施;新建32个电子站牌、3个换乘站、3个公交首末站,新(改)建178个公交站点,新(改)建70个城市主干道港湾式站点;新开5 条城乡线路;建成宿州公交运营管理中心;改造建设公交+慢行衔接示范区;落实运营补贴,建立公交企业职工收入固定增长机制。

(二)具体任务。创建期内(20192020年)要全面完成620项规定创建任务和4项自选创建任务。

规定创建任务:一是保障更有力。城市建成区公交出行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到50%以上;城区人口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达到12标台以上;公交驾驶员人车比达到1.5:1以上。二是服务更优质。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早晚高峰时段公交车平均运营时速达到规定要求;积极推广和运用纯电动公交车,新能源车辆比例达到100%以上;乘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三是系统更先进。建成公交运营管理中心;建成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城市建成区设置电子站牌的站点数量占总站点数的比例达到10%以上。四是设施更完善。公交停保场、枢纽站、首末站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场站面积达到150平方米/标台;新(改)建城市主干道,公交车物理港湾站台设置率达到100%;公交车进场率达到100%以上。五是运行更安全。行车责任事故率年均下降1%以上。六是管理更规范。公交乘车一卡通使用率达65%以上;建立公共交通运营补贴制度,补贴到位率100%;公交企业职工平均收入不低于当地社会在职人员平均收入水平。

自选创建任务:一是实现城市公交纯电动化;二是公交站点配套公共自行车比例达到50%三是主城区公交平均换乘时间少于10分钟;四是开展创建公交都市、争当优秀驾驶员活动,入星率达到100%,二星达到50%以上,三星达到5%以上。

四、年度计划

(一)2019年度实施计划:

1.编制《公交及慢行一体化规划》、《公交运营改善研究》、《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研究》、《宿州市城乡一体化公交规划》、宿州市公共交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

2.新增纯电动空调公交车120辆,新建充电桩175个(龙登和城15个、大学城44个、金色家园20个、化工园区23个、经开区30个、公交总公司28个、符离15个);

3.城市公交线网结构优化(新增城区线路3条);

4.规范公交专用道管理和完善公交专用道设施(人民路、银河一路标识、标牌、监控系统完善);

5.新建主城区换乘站2个(火车站、快客站),新建公交首末站1个(符离),新改建公交站点100个(一期市区南至南二环路、东至东二环路、西至拂晓大道、北至宿州大道),新(改)建城市主干道港湾式站点设置38处(银河三路12处、唐河路东延2处、汴河路改造24处);

6.新开城乡线路3条(符离镇、朱仙庄、蕲县);

7.公交+慢行衔接改造建设;

8.建设宿州公交运营管理中心;

9.落实运营补贴,建立公交企业职工收入固定增长机制;

10.开展创建公交都市、争当优秀驾驶员活动。

(二)2020年度实施计划:

1.新增纯电动空调公交车140辆;

2.城市公交线网结构优化(新增城区线路3条);

3.规范公交专用道管理和完善公交专用道设施(人民路、银河一路标识、标牌、监控系统完善);

4.新建电子站牌32个;

5.升级改造主城区换乘站1个(客运中心站升级改造),新建公交首末站2个(朱仙庄、蕲县),公交站点新改建(二期宿州大道、宿怀路、二徐路、宿符路、港口北路,共78个),新(改)建城市主干道港湾式站点设置(银河一路延伸,共32处);

6.新开城乡线路2条(王集、大店);

7.公交+慢行衔接改造建设;

8.落实运营补贴,建立公交企业职工收入固定增长机制;

9.开展创建公交都市、争当优秀驾驶员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管各园区管委会、埇桥区政府、市交通、发改、财政、公安、数据资源管理、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调有效,共同推动。

(二)加强资金保障。明确创建活动资金来源,公交车辆购置资金由市公共财政专项资金统筹解决,一事一议;公交场站建设资金由省补退坡资金解决;新改建公交候车亭、电子站牌等建设资金由文明创建专项经费解决。

(三)加强用地保障。根据《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宿政发〔20129号)要求,由埇桥区、宿马园区、市高新区、宿州经开区、鞋城划拨项目用地,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停车场、保养场、公交枢纽、港湾站、公交专用道、充电设施等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四)加宣传发动。全面开展文明交通、公交优先宣教活动,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强主题宣传,拓展宣传地,走进学校、社区,不断提升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引导交通消费方式的转变,形成全民动员、参与、监督的良好交通出行氛围。

 

 

附件:1宿州市国家公交都市创建领导小组名单

2宿州市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总体目标任务分解表

3宿州市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目标任务年度分解表

 

附件1

 

宿州市国家公交都市创建领导小组名单

 

  长:    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张海虹  市政府副市长 

  员:张晓东  市公安局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光超  市发展改革委(粮食和储备局)主任(局长)

         朱大忠 市数据资源局局长

    市财政局局长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孟丽华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吴绪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李言明 市重点工程局局长

祖洪旭  市公管局局长

倪志品  宿马园区管委会主任

沈志刚  宿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姚爱洋  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程乃跃  市鞋城管委会主任

    市城投集团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程智余  国网宿州供电公司总经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史耘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组织协调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