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宿州市政协第五届第二次会议第19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玉长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淮海经济区区域协作 尽快融入徐州都市圈的建议”提案,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抢抓皖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向东加快融入长三角,向北积极融入徐州都市圈,强化与周边相邻地市的联系,扩大区域合作范围。作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我市与徐州市在区域公路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开展了多次富有成效的合作。两市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进行相互的考察调研,特别在2018年12月9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淮海经济区各市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发布《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宣言》,市发改、交通等职能部门也建立了相互的沟通交流机制,更加务实高效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今年5月31日,在徐州召开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交通专项工作座谈会;今年7月24日,徐州市赵立群副市长带领交通、发改、规划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宿州,进一步推进交通的互联互通。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水平,不断增加交通运输设施的供给能力、服务水平,以 “五网五通”推动区域交通重大项目协调、融合发展,实现区域交通网络由基本的“互联互通”向“快联快通、畅联畅通、优联优通”转变。
一是高速公路网“互通”。以高速公路加密扩容为重点,规划建设徐州-宿州-蚌埠高速公路、徐州-淮北(萧县)-阜阳高速公路以及宿州-阜阳高速公路,我市境内总建设规模157公里,总投资约150亿元,打造“四纵三横一联”高速公路新布局,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保障能力。
二是干线公路网“联通”。以打通国省干线“断头路”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国省干线一级公路建设步伐,优化路网结构布局,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提升综合保障水平,并促进区域干线公路的有效衔接。“十三五”以来,我市已实施国省干线一级公路建设项目19个,总建设规模约350公里,总投资150亿元。其中:省下达的国省干线“断头路”项目6个,建设规模173公里,总投资约63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完工2个项目73公里。特别是我市全力打造实施的S404符离大道,项目起于宿州主城区接人民路北延,终点连接徐州市中山路南延段,全长46.8公里,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建设标准,中央分隔带12米(预留轨道交通建设空间),该项目沿线串联了皇藏峪、五柳风景区、天门寺、居易文化园等多个旅游景点。项目建成后,直接沟通宿州与徐州城市核心区,进一步完善徐宿交通网络,加速宿州与徐州的经济交流合作和融合发展,推动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
三是农村公路“融通”。以切实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为出发点,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覆盖行政村的乡村公路网络,更好地助推精准扶贫,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5807公里,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7248公里,全面推进较大自然村硬化路建设,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模4577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500公里。同时,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推行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四是内河水运网的“贯通”。加快内河航道“升级、扩能、沟通、联网”,通过衔接联通周边的洪泽湖、淮河,实现宿州水运的通江达海。重点实施新汴河航道、浍河航道整治工程,总投资约34亿元。其中:浍河航道整治工程投资约4亿元,由省港投集团组织实施,目前已开工建设。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采取“省市共建”模式建设,分宿县闸至泗洪段航道疏浚工程、宿县船闸工程、灵璧船闸工程和团结船闸工程四个项目分批实施,目前宿县闸至泗洪段航道工程和灵璧船闸工程已开工建设。
五是运输站场网的“联通”。客运方面,以区县汽车客运站(换乘中心)为中心,乡镇客运场为支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规模适宜,与区域、城市、城乡客运线网系统相匹配的场站体系。相继开通了徐州至萧县的公交专线,即将开通徐州经符离大道至宿州的公交专线。
办理类别:A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科
联系电话:0557-3926065
宿州市交通运输局
2019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