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210/202202-00027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宿州市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22-02-01 发布日期: 2022-02-01 16:27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宿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解读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宿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解读

来源:宿州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02-01 16:27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16

【规划解读】解读《宿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期,对于宿州交通发展而言,既是补齐短板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由网络完善向服务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同时还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期。建设综合、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对带动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有重要意义。20221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发〔202127号)。2022317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皖政办秘〔202218号)。两个重要文件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宿州市交通运输局和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依据国家、省、市有关综合交通发展要求,牵头制定了《宿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宿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规划》以国家和安徽省相关规划为指导,着重剖析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明确“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强化宿州市在中原城市群、淮海经济区以及皖北城市群的作用和地位,为“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期综合交通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性指导。

三、文件起草过程

根据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和推进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迅速谋划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相关编制方案。202010月,确定了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为《规划》编制单位,随即会同编制单位,赴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调研走访和交流座谈,收集相关资料。12月初,《规划》初稿基本形成,20211月中旬召开初稿成果汇报及征求意见会,并向各相关部门书面征求意见。4月中旬,《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后,书面征求了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区政府及市管园区等18家单位意见,并挂网公示征求社会公众意见。6月初,顺利通过专家评审。9月下旬,《规划》通过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查。

四、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深入贯彻交通强国纲要战略部署,以打造大网络、构建大通道、强化大枢纽为着力点,加快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物流运输便利化、出行服务便捷化、交通运输智慧化、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推动交通运输发展实现新跨越。重点实施“12357”发展战略(围绕1个中心、强化2个主题、打造3大网络、实施5大工程、完成700亿以上投资)。到2025年,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效带动宿州市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宿州市“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做好支撑,为实现宿州市“一城两区三基地”发展愿景、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宿州当好先行。

五、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发展基础、形势要求、总体要求、规划布局和保障措施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总结我市“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发展成就、存在问题,展望发展机遇,为“十四五”规划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第二部分,形式要求。分析当前及“十四五”期间宿州市经济社会及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梳理新的历史时期对宿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部分,总体要求。研究提出并明确宿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和“十四五”发展目标(实施“12357”战略)。
第四部分,规划布局。对未来五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布局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一是构建对外运输通道,规划形成“三纵三横”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二是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通过构建高水平、现代化的轨道网、畅通高效的高速公路网、功能完善的区域航空网、高运行强服务的干线网(干线公路、干线航道)、覆盖全面的基础网(农村公路、通用航空、油气管道),打造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三是打造舒适便捷的客运服务体系和先进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四是构建高水平的智慧绿色平安交通体系和高效能的交通运输治理体系。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组织领导;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四是优化职能结构,深化制度改革;五是动态跟进监督,及时更新调整

六、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针对项目规划目标和重大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重大项目、重点任务落地实施,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