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210/202503-00007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宿州市交通运输局
成文日期: 2025-03-18 发布日期: 2025-03-18 15:46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工作总结】宿州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工作总结】宿州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宿州市交通运输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3-18 15:46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16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交通建设攻坚突破行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完善。全年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9亿元,占年度计划169%,投资总量居全省第2位,年度计划完成率全省第1高速公路提速提效。完成投59.8亿元、占年度计划139%,均居全省第3。宿固、徐淮阜高速完成总工程量80%以上,全线路基、桥涵工程施工基本结束;徐砀商高速在省内率先按照特许经营新机制要求完成社会投资人招标工作,实现先行工程开工建设宿遂高速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工可报告、特许经营方案审查审批并启动社会投资人招标,宿徐高速路线方案已上交通运输部审查。干线公路稳步实施。完成投资52亿元、占年度计划260%,分别居全省第2和第1位。G206南段、S216黄临路北段建成通车,G344S306西延工程开工建设S223灵双路等3个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实施。全年新增一级公路通车里程35公里。港航场站有力推进。浍河蕲东港工程提前半年开工建设,完成工程量70%以上。新汴河二期团结船闸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砀山通用机场主体工程完工,泗县通用机场全面复工。萧县、灵璧、砀山客运服务站建设完成时序进度任务。

(二)以市场培育为基础,不断增强公路水路运输能力,综合运输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全年完成公路综合运输量405.39亿吨公里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22.77亿吨公里城市客运量1.07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41%2.88%1.16%客运服务品质实现新优化。持续巩固公交都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公交线路和站台“适老化”改造,城市公交“六进六提升”服务品牌得到社会充分肯定;扩展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成果,杜绝“通返不通”现象;开通跨区域城际公交线路14条、定制客运班线18条,运营特色旅游专线11条,实现市内重点景区互通互联,城市、城乡、城际“三网融合”的毗邻公交体系进一步完善。货运市场培育显现新成效。新增道路货运企业35家,培育规上道路货运企业10家;加快货运集约化运营,引导货运经营者加入网络货运平台,累计入网车辆3878辆;推动网络货运企业入园经营,16家企业已入驻园区,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客货邮融合取得新发展。新增客货邮融合线路14条,建成乡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点10个,乡镇邮政快递网点598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1133个,日带运邮件量6000件,农村地区派件成本平均降低约15%,寄件成本平均降低46%,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三)以强化监管为手段,全面加强法治交通建设,行业治理能力持续升级。交通法治建设规范化推进。聚焦“四基四化”和“123”交通执法新模式,深入开展执法能力素质提升两个“三年行动”,建设标准化基层执法站所13个、便民服务站12个,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802件。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成功创建“信用交通市”。治理超限超载精细化开展。大力推行治理超限超载跨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合机制,查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2079辆,卸载2.2万吨,非现场执法处理518辆,全市国省干线及县乡公路路面超限率控制在0.65%,居全省第4位,治超站点联网率居全省第1位。交通生态环保常态化落实。提前淘汰国三及以下老旧营运柴油货车1461辆,淘汰率70.9%、居全省第4位。突出抓好建设项目施工扬尘治理、公路养护保洁、运输货物车辆抛撒、汽车维修M站监督管理等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落实港口船舶污染物电子联单闭环管理,完成65600总吨以上船舶受电设施改造

(四)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交通运输发展动能持续释放。交通改革深入推进。顺利完成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调整优化机关内设科室和局直单位职能,改设执法监督科,新组建公路港航管理科和交通工程建设中心,进一步理顺职能职责,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完成汽运集团、公交公司、东昌宾馆国企改革任务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水路货运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2.88%183.85%,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具备创建验收条件。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加快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与省通航控股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泗县、砀山县通用机场运营合作,积极打造低空平台,为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体系蓄能增势。

(五)以平安交通为底线,深入排查整治和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行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巩固。安全生产守稳守牢。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500个、重大事故隐患69个,培训企业“两类人员”850人次,实施干线公路安全提升工程87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333公里,撤销渡口7道,G206南段获评省级平安工地示范项目,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应急保障能战能胜。全力打赢打好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和“贝碧嘉”台风等极端自然灾害保通保畅保安全硬仗,圆满完成春运、“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和重点物资等重大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六)以利民惠企为抓手,不断改进政务服务水平,交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切实做好交通政务服务。扎实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实行容缺办理+告知承诺制,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跨省通办”,办理政务服务业务7万余件,免费邮寄证件12000余件,办件量、办理成功率均全省前列,交通政务窗口获市“红旗窗口”荣誉称号。认真办理社会群众诉求。高质量完成18件两会提案建议回复办结,代表委员沟通率、满意率均达100%12345“宿事速办”和12328交通服务热线全年受理各类工单18000余件,限时办结率100%,满意率98.26%。答复解决人民网书记留言、省厅问政等平台群众诉求150余件,实现网上问题线下全部解决。深入落实利民惠企实事。连续三年开展20件交通运输利民惠企实事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费通行、货车公路通行费85折优惠和船舶过闸费下调10%政策,减免费用400余万元。办理“轻微免罚”“承诺轻罚”案件293件,减免罚款79.36万元。

(七)以开路先锋为使命,找准交通运输发展定位,服务支撑重大战略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方面:全力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汴河省际“断头航道”复航工作在多方共同协调推动下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江苏境内段进入实质性实施新阶段。加快省际高速公路运输大通道建设,宿徐高速已签订皖苏两省省际接点协议;宿遂高速两省接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徐淮阜高速省际“断头路”取得新进展。乡村振兴和交通强国战略方面: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2394公里,完成投资6.9亿元。扎实推进交通强国试点任务,泗县交通强国支撑乡村振兴发展试点和市公交公司推动智慧交通技术运用试点均已通过省级初验。“两重”“两新”政策方面:积极谋划申报G344西站连接线、G344宿固路超长期国债资金,已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审查并报至交通运输部。全力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共争取并使用补贴资金7310.9万元,报废更新老旧营运货车860辆、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152辆,拆解老旧营运船舶23艘。

(八)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不断深化。局党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持续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中心组学习16次、研讨14次。纪律作风建设更加扎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基层党建和干部人才建设全面加强。持续强化基层党建,成立市县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开展爱心送考、金秋助学、“十佳司机”评选等系列活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得到优化、干劲活力充分释放。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着交通建设资金要素制约日益凸显、运输结构优化不够完善、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点群体稳定不容忽视等突出问题。

二、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安排

(一)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一是加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加速7条高速公路实施,建设规模达350公里,计划完成年度投资70亿元,年内宿固高速、徐淮阜高速全面建成;徐砀商高速全线规模化施工,宿遂高速宿州段一期开工建设;加速推进连霍高速宿州段改扩建工程、宿徐高速和宿遂高速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力促宿徐高速和连霍高速改扩建工程年底前开工建设。二是全力推进普通公路建设。实施干线公路新改建项目15个,总投资234亿元,计划S223皖苏界至灵璧段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G311萧城至皖豫界段等4个项目完工,新增一级公路通车里程45公里以上;实施G310萧县段、S304灵璧段等干线公路养护项目40个,总投资1.8亿元,进一步提升公路通行保障能力。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88公里、养护工程958公里,总投资2.5亿元。三是倾力推进港航水运建设。继续会同省港航集团,加强与淮委和江苏方面的沟通对接协调,接续推进新汴河省际“断头航道”复航,力争团结船闸完成前期工作并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持续加快浍河蕲东港口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上半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二)持续提升群众出行服务水平是优化公交服务品质。加快完善公交候车亭、首末站、电子站牌等硬件设施,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积极拓展定制公交、旅游专线等多元化特色公交,开通灵璧—固镇、宿州—淮北等市际毗邻城际公交。二是提高城乡客运通达能力。加快砀山公交总站、萧县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继续巩固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促进城乡客运向边远地区延伸覆盖。三是提升出租车运营服务质量。强化出租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开展出租车行业创先评优和爱心服务活动。积极稳妥做好宿州城区巡游出租车更新实施工作,有序推进出租车更新。

(三)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一是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继续推进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为本地重点工矿企业制定公铁、公水联运服务保障方案,不断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二是引导货运企业集约化经营。全面摸排辖区内拥有50辆及以上货运车辆的企业,做到“一企一档”,加强企业经营状况动态监测和分析,力争全年新增货运规上企业10家以上。推动货运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货运企业组织化程度、集约化水平。三是加快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拓展县、乡、村三级客运站点综合服务功能,新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0条,全市稳定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达到600个以上,促进农村交通物流降本增效。

(四)培育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是创优营商环境。持续加强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广“一事联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常态化落实“跨省通办”、高频事项“周末不打烊”等便民利民措施,巩固扩大“信用交通市”建设成果。持续推进“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28”运政服务热线和“民声呼应”、网络问政等平台诉求办理;继续抓好2025年交通行政许可办理、公交出行、农村公路等方面20件利民惠企实事。二是规范经营行为。坚持交通运输市场治理整顿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市场新业态并重,坚决打击非法营运、客运班车站外揽客倒客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高铁站等重点场所周边运营管理,规范客运市场秩序强化路面治超、源头治超、科技治超、信用治超,持续深化联合执法机制,确保治超工作不留死角。

(五)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推动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加强节能环保技术运用,完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沿线服务区的充换电配套设施,支持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努力打造宿固、徐淮阜、徐砀商等一批绿色公路示范项目二是推广应用低碳交通运输装备。推进公共出行车辆新能源化,每年度新增或更新的城市公交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更新出租车、网约车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达到60%以上。把握国家继续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促进老旧柴油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和老旧船舶报废更新。是推深做实生态环问题整治强化国省干线公路日常路面巡查、清扫保洁工作,严厉打击货物抛洒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加大在建工程督查力度,严格落实覆盖、喷淋等抑尘降尘措施。持续开展船舶污染物处置全覆盖排查,推动船舶靠港岸电使用常态化。

(六)全力做好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一是突出基层基础提升。强化对“两客一危”、港口码头等企业安全监管和指导帮扶,切实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充分发挥道路运输动态监控作用,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围绕人员设备现场组织等关键环节,狠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重大节日“三十条”硬措施,扎实做好春节、五一、国庆和重大活动等时段安全保障工作。二是突出本质安全提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设施提升工程;有序推进撤渡工作,实现应撤尽撤;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深化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积极引导 800公里以上班线客运经营者有序退出经营或调整经营业务。三是突出应急管理水平提升。聚焦保通保畅和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做到抢通抢修物资设备和人员力量前置,做好突发事件普通公路分流引导和旅客疏运,常态化开展应急实战演练。

(七)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市级执法监督,进一步明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服务中心、行政执法机构执法监管职责,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着力推动执法重心下沉。二是全面推进“四基四化建设”。切实抓好“执法为民”专题教育,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三年行动。推行“123党建+执法”新模式,打造特色党建执法品牌。全面实现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达标。三是严格规范入企检查。巩固扩展综合查一次工作成效,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等专项检查。创新优化检查方式,采取差异化措施,坚决杜绝全覆盖、无差别检查四是巩固深化两度执法模式。严格规范理性文明执法,综合运用柔性执法方式,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严格落实行政检查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的要求,坚决查处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八)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抓牢政治建设。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二是打造清廉交通。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紧盯工程建设、运输市场、交通执法等领域廉政风险点,加强流程跟踪、全程监督。三是建强干部队伍。突出正向引导,开展激励关怀,高标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四是提升能力作风。加强党员干部“七种能力”建设,推行按时办结制,实行闭环工作法,落实跟踪督查督办,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五是擦亮行业形象。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着力打造“四为”机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加强阵地建设管理,讲好交通故事、传播交通正能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